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是老鷹, 就讓它翱翔


(老鷹不在,海鷗暫代)




回國沒多久, 就已經感受到同儕們身為父母的壓力. 多半是子女不愛讀書, 成績不好. 有些朋友已經開始在為就讀高中的子女規劃未來的就業問題.
“將來你想辦法幫我兒子在你公司安插個位子, 我幫你女兒在我們公司安排個工作.”
大概是自己體內有著“流浪“的血液, 我常勸告朋友“兒孫自有兒孫福“. 要順著子女的性, 讓他們能朝著自己想走的路去發展, 年輕時候的跌跌撞撞是好事, 不要等到他們到了中年才回你一句:
“都是你們要我這麼做的.” 
意思是他不必為自己的行徑與處境負責. 我認識的幾位長輩就有這樣約三十五到四十五歲的兒子 (這些案例全都是兒子.) 有一位親戚認為他那有畫畫天分的女兒應該先進外國的廣告公司, 幾年後昇為管理職. 問題是, 她喜歡嗎?
我們的教育體系, 社會文化似乎很缺乏傾聽青少年聲音的能力. 也很少幫初步入成年的人發掘他們的核心價值與人生目標. 多半的家長心中已有一條子女的康莊大道. 對於乖乖牌的子女, 這樣的未來似乎也不錯. 只是他們到了中年, 會遺憾沒有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但至少, 他們成長的道路可能還算平順. 難過的是那些在青少年階段即有自己想法的人.
多年前我參加一個聚會, 這群人多半是五六十歲, 早年從蘇格蘭, 英格蘭, 愛爾蘭來的, 裏面一半的人是在當老師. 我們一年大概聚會個兩到三次. 我跟這聚會的召集人會熟是因為一位朋友的介紹, 她很喜歡亞洲文化, 有一陣子她常收亞洲來的寄宿學生. (她特別指明只要亞洲的學生.) 她尊我為她的”禪師“, 因為我幫她看過風水, 闡述過所謂的“東方哲理”. 有一次她要我幫她在一個號稱有一萬年的石頭上題個字, 好讓她當成是 House Warming Party 的禮物 (主人拒收貴重禮, 這些禮物要有故事, 且有比賽. ) 我在這石頭上用毛筆題了個 “迎” 字. 建議這石頭可放在前院, 有歡迎來客之意. 且說這遠古的西方石頭與來自現代的東方人在此相遇. 憑這概念, 我這朋友拿到了首獎. 從此, 她對我更是尊敬有加. (這禪師與學生的”戲”就這樣演了好幾年.)
那一次的聚會, 到現在我還印象深刻. 席間一位朋友提到她十八歲的兒子要去念廚師學校. 全體人都開始鼓掌, 恭喜他找到人生方向. 看到大家這麼真誠地祝福這位十八歲的青年, 我是很感動的. 我們有幾位家長能真誠高興地讓兒子不上大學, 去上廚師學校? 去當導演? 去畫畫?去當作家? 去當義工?
感謝父母在我中年想要遠走他鄉 “探索自我“ 時, 雖不情願也還是讓我走. 有朋友建議我可把移民加拿大這段時間的見聞故事寫本書. 我說那就把書名定為 “流鷹歲月” 吧.
“流鶯?哪有男人自稱流鶯的, 你又不是做那門的.”
我總是停頓一下, 享受那片刻的誤解及狐疑的眼光, 才說: 
“是流浪的老鷹.”
為人父母的, 坐下來與子女們當個朋友, 聊聊他們的日常點滴, 他們的未來. 聽聽他們的想法, 有些我們不懂的, 可能是代溝, 不見得是他們不懂事. 
是老鷹, 就讓它翱翔吧!

沒有留言: